簡政放權釋放經濟活力
最后更新:2015-05-14 23:25:17來源:光明日報簡政放權是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的重要抓手,是我國全面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通過簡政放權釋放改革的紅利,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讓經濟發展釋放更加強大的活力。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對各級政府簡政放權的一句表述,鏗鏘有力。近年來,中央加大改革力度,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破除一個個阻礙創新發展的障礙,為全民創業創新做好制度保障。據統計,過去兩年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累計超過700項。
對任性的權力必須進行約束,不規范的權力會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破壞作用。無數歷史事實表明,當政府權力過大、行使過濫,經濟社會發展都會出現活力不足甚至混亂的情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正是通過逐步打破計劃經濟對于人口、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約束,讓自由流動的人口和資本相結合,由此使經濟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
市場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的方式,這一點不僅在理論上成立,也被以往的無數發展經驗所驗證,也自然應該為下一步改革所遵循。現在,我們從改革創新制度入手,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向縱深推進,目的還是盡可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而通過根治“審批依賴癥”,堵住利益輸送“暗道”,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在發揮管理和服務功能的時候更加符合法治精神和現代治理理念。放開市場配置,約束政府權力,根本上還是為了放開企業的手腳,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一個更加寬松和規范的環境。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強化服務的改革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廣大群眾對于本屆政府的強烈期待。改革的理念已經被認同,并在全社會達成共識;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并邁出堅實的步伐。這都是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和放管結合的動力所在,也是政府部門的壓力所在。
簡政放權,是公眾的期待,也是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不容懈怠和觀望。而盡快實現權力精簡和放管結合的目標,是政府的應盡職責。與此同時,我們不僅要實現簡政放權,還要在服務上提質增效,政府要把該放的放到位,把精簡的精簡夠,更要在監管和服務上下功夫,做到機構流程精簡,監管服務增效,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還要學會為創新經濟搭臺,由此,才能讓我國經濟發展持續釋放出無窮的活力。
(評論員)


故宮三百年銅缸被情侶刻字“秀恩愛”:已報警
銅缸右側的兩個銅環把手之間,刻著一個愛心桃,愛心桃...
東方中文網:看東方 觀天下
東方中文網(http: dfzw net )簡稱東文網,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