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養豬場攪翻的湖南村莊:村民舉報井水農田受污染

最后更新:2016-07-21 12:15:19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王文秋
經多番調解后,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鑫恒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下屬的合山養豬場,與周邊雙江村村民的矛盾,仍未化解。
 
合山養豬場被指污染當地水源、排污毀掉兩百多畝農田,遭當地村民抗議。該養豬場曾被當地環保部門處罰,但未整改。
 
6月30日,邵陽縣環保局副局長肖青華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該養豬場有環評報告,但沒有完成項目竣工環保驗收,“養殖場的污水排放確實沒有達標,已經下過整改通知書。”他同時表示:“這個項目目前認定是非法排污,認定為偷排污水有難度。”
 
7月1日,邵陽縣政府組織調解后給出的處置意見要求,該養豬場將能夠出欄的生豬盡快銷售,其余生豬盡快轉移;生產活動產生的污水在8月31日前需達到排放標準。
 
7月18日,雙江村所屬的下花橋鎮黨委書記唐旭峰告訴澎湃新聞,目前污染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得到了村民的理解支持”。邵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小云向澎湃新聞表示,不是很清楚企業污水的處理情況,“具體工作進展我們預計會在7月底8月初向媒體公開”。
 
\
被污水淹沒的田地。
 
養豬場被指污染水源、農田
 
“自來水我們要先接到盆子里沉淀才敢喝,現在生活用水都成問題。”6月30日,邵陽縣下花橋鎮雙江村一位吳姓村民訴澎湃新聞,村中以前取水用的幾口水井,全部無法使用,“井水上浮著一層肉眼都能看到的臟物,看起來就像豬的排泄物。”
 
據當地村民提供的一份書面材料稱,合山養豬場自2013年投產以來,排放的糞尿污水及有害氣體未經任何環境處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游一個占地22畝、深6米的小型水庫中,水庫達到一定排水位置后,又直接排放到下游200多畝農田中,導致農作物已經無法種植,下游農田幾近荒蕪。此外,超標的污水還滲透到村里的三口公用水井及80余口私人水井中,人畜無法飲用。
 
受訪村民稱,6月7日晚,合山養豬場“扒開存放廢水糞便的水塘,直接向下游排水”。
 
“我們的廢水排放沒有造成污染,農田和地下水污染的指控不實。”合山養豬場所屬的邵陽市鑫恒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恒“)法人代表李適日前對澎湃新聞說:“我才是受害者,投資這么多錢,現在村民一心要毀了這個養殖場”。他說,村民存在過激行為,一直在阻礙企業按照政府此前的要求進行整改。
 
鑫恒公司一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員工告訴澎湃新聞:“我們的辦公場所被打砸,員工被打傷。”
 
前述吳姓村民證實了李適和該員工的部分說法,但他強調:“豬場老板(指李適)揚言要打死我們,部分村民情緒才變得激動。”
\
\
村民與養豬場就污染治理達成的協議書。 村民 供圖
 
投產3年環保仍未經驗收
 
鑫恒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專業民營生豬養殖、飼料加工企業,李適稱,“我們是邵陽縣農業龍頭企業”。
 
合山養豬場由邵陽市鑫恒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最初擬投資1.2億元,新建年產4萬頭商品活大豬生產線、年加工10萬頭生豬加工線項目。據肖青華介紹,該項目目前年出欄量大約為12000頭。
 
李適對澎湃新聞稱,鑫恒合山養豬場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已在2012年獲得邵陽縣環保局的批復通過,項目環評手續完備。公司此前在污染治理設施上已投入700多萬元,被責令限期整改后又追加了420萬元,用于完善治污設施建設。
 
邵陽縣環保局副局長肖青華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去過現場,鑫恒旗下的養豬場,污水先是直接排放到一處22畝的魚塘,然后再進行處理。污水確實溢出了水塘,排進了周邊的農田,“農田污染屬實,但沒有村民說的那么大范圍。”
 
2012年該項目的環評報告顯示:“項目建成三個月需申請辦理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手續,經我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運行。”
 
“此后合山養豬場的污水排放一直未能達標,我們也多次下發整改通知,”肖青華說,因此該項目的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手續一直未能辦理。
 
澎湃新聞追問企業這類行為是否涉嫌偷排污水,觸犯新《環保法》相關條例,肖青華表示,地方環保部門在認定偷排污水方面存在困難。
 
\
村民指責養豬場產生的廢水與糞便未經處理排放,污染了水塘。 村民 供圖
 
2萬元罰款未能很快見效
 
2015年8月25日,雙江村村民吳明祥寫信向湖南省委巡視第七組反映了合山養豬場的污染情況,后該信被批轉到邵陽縣環保局。
 
邵陽縣環保局在2015年9月30日回復給吳明祥關于污染的信訪《答復意見書》中認定:“邵陽縣合山養豬場未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主體工程投入使用后,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未建成,導致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養殖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污染周邊環境。”
 
《答復意見書》同時也給出了處理意見,要求合山養豬場立即停止向周邊環境繼續違法排牲畜糞便、廢水;對受污染的山塘進行清淤,恢復生態原狀
 
此后,村民、養豬場矛盾依然緊張。
 
根據邵陽縣環保局官網公布的《邵陽縣合山養豬場行政處罰決定書》,2016年3月8日,邵陽縣環保局責令該養豬場立即停止環境違法行為,并處以20000元罰金。
 
但處罰顯然未能很快起到作用。
 
2016年5月3日,由邵陽縣環保局、下花橋鎮政府主導,雙江村村民和合山養豬場法人代表簽訂了協議。澎湃新聞獲取的協議內容顯示,合山養豬場承諾:在2016年5月31日前,完善所有污水處理系統,廢水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據肖青華日前介紹,協議中規定的內容,養豬場依然未能完全執行到位。
 
企業被指一邊調解一邊偷排
 
在村民、企業、政府三方的幾輪交涉下,6月8日,邵陽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陳小飛帶隊的調查組,組織村民和豬場代表進行調解。7月1日再次進行了調解。
 
據7月1日調解會議紀要,由陳小飛負責召開的企農矛盾調處會議最終達成協議,要求養豬場將能夠出欄的生豬盡快銷售,其余生豬盡快轉移。生產活動產生的污水在8月31日前需達到排放標準。
 
至于此前蓄存在一口池塘中的污水,前述吳姓村民提供給澎湃新聞的調解會議紀要顯示,池塘將進行清淤工作,現存污水“經污水處置后排放”。會議紀要中并未說明排放到何處,但多位村民均向記者反映,污水將直接排放至附近的潭江。村民還表示,7月1日晚企業排放污水被阻止過一次,“他們(指養豬場)又計劃18號晚上扒開池塘直接排放”。
 
李適則在7月18日下午向澎湃新聞表示,公司已就池塘蓄存的污水向當地政府提交了申請。“污水處理后肯定是要排放的,最終進入河流和潭江。”李適說,“但是目前池塘中蓄存的污水經處理,已完全達標。”
 
澎湃新聞就此聯系了邵陽縣宣傳部,該部副部長陳小云對記者表示,不是很清楚目前污水處理的進展,但是一切處置工作都要按照此前達成的調解協議和環保法來進行,“具體工作進展我們預計會在7月底8月初向媒體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