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娛樂還是惡搞?古賢英雄屢被消遣引爭議
最后更新:2015-07-14 23:43:14來源:中國新聞網這起娛樂事件源于6月末,內地女演員賈玲在上海一檔娛樂節目中扮演花木蘭從軍。與千百年來傳頌的木蘭代父從軍勇敢、剛毅的精神不同,觀眾認為,賈玲將木蘭顛覆演繹成了一位貪吃、不孝、花癡、畏戰的“傻大妞”。
節目播出不久,即引發了“木蘭文化之鄉”河南省虞城縣民眾、學者及媒體的不滿。當地有媒體指責在賈玲版《木蘭從軍》中,花木蘭吃著燒雞,塑造了一個貪吃的形象。不敢奔赴前線,推老父去當兵……這直接違背木蘭的大義精神。
除民眾對“惡搞”花木蘭抗議外,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率先刊發公開信要求涉事節目方及賈玲道歉。該中心指出,“她的至忠至孝,大智大勇的行為,吻合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文化。即使是在多元化并存的今天,傳承木蘭文化,弘揚其精神,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輿論的發酵,與木蘭文化有關的安徽亳州、湖北黃陂等地也紛紛發聲。
長期從事古代英雄題材拍攝的青年導演郭永濤14日向記者表示,花木蘭故里在學術界的爭議并非一時,但木蘭忠孝、義勇的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所推崇、歌頌的。
在輿論討伐賈玲與娛樂節目一邊倒的同時,也有文化學者分析,木蘭本來是一個文學形象,她是虛構的,并不是一個歷史上的真人真事。一些網友認為,賈玲演的《木蘭從軍》只是一則小品,不必小題大做。近年來,花木蘭傳奇不僅在中國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美國迪士尼公司也攝制了《花木蘭》動畫電影,受到海內外觀眾追捧。
實際上,近年來內地網絡上惡搞中國古代圣賢、英雄的片段時而不斷。孔子被諷是“喪家犬”,“詩圣”杜甫被畫成了插圖模特、宋代名將岳飛被戲指“不識時務”……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劇作家余宏昌向記者分析認為,無論花木蘭在歷史上是否有其人,人們也應對大義、勇敢的英雄形象保持敬畏之心。“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內心的底線一旦失守,美好向善、崇高的精神也就將淪陷。”


故宮三百年銅缸被情侶刻字“秀恩愛”:已報警
銅缸右側的兩個銅環把手之間,刻著一個愛心桃,愛心桃...
東方中文網:看東方 觀天下
東方中文網(http: dfzw net )簡稱東文網,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