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嚴州府南城墻考古結束 發掘出古城遺跡及龍泉青瓷
最后更新:2015-05-14 23:29:45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5月14日電(李苑露)14日,中新網記者從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文保部門獲悉,《梅城明清嚴州府南城墻發掘報告》已編制完成,這代表著明清嚴州府南城墻考古發掘工作全面結束。此次考古總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發掘了許多古城遺跡,出土了包括龍泉窯青瓷、越窯青瓷等許多殘片,銅錢,匾額等,為中國古代城市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建德市隸屬浙江省杭州市,地跨錢塘江干流新安江和最大的支流蘭江,在建德境內,曾發現“新人階段”的古人類化石“建德人”,把浙江的歷史往前推進4萬余年,建德也因此成為浙江歷史的“源頭”。作為有著1200多年歷史的州府——嚴州府所在地,建德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文化遺存。
梅城是建德的一個古鎮,因古城墻臨江一段筑成梅花形而得名。自三國時期吳黃武四年置縣以來,已有1700余年歷史。
2012年,在錢塘江干堤富春江庫區建德梅城段加固大壩時,梅城明清嚴州府南城墻遺跡被發現。
“在發現了此處的遺跡后,大壩加固工程建設便被推遲。”梅城鎮副鎮長陳琳說,此遺跡主體部分在大壩標段900米至1260米之處,經過一系列考察研究,2014年7月,正式開始發掘工作。
據他介紹,在梅城史冊上,此處嚴州府南城墻自公元1361年建造,由于富春江大壩建設,水位抬高,于上世紀50年代末埋入水下。
經過發掘,這段古城墻已重見天日,如今,《梅城明清嚴州府南城墻發掘報告》編制完成,明清嚴州府南城墻考古發掘工作已全面結束。
此次考古發掘工作,發掘了包括大南門、小南門、甕城基礎、鵝軟石道路、排水溝和房屋建筑等遺跡,同時還出土了許多龍泉窯青瓷殘片、越窯青瓷殘片、銅錢,少量帶文字青磚和石構件,以及“福運門”匾額一塊,具體研究解析工作還在進行中。
同時,此大壩加固工程的設計方案已變更,原先壩頂寬度12米,由于保護遺址,在大壩標段900米至1260米處,壩頂寬度改動為6米。
據了解,這次考古發掘不僅“重現”了明清時期嚴州府城墻和城門的基本形制結構,也為嚴州府的城址形制結構、營建時序研究以及歷史沿革的認識提供了許多資料依據。(完)


故宮三百年銅缸被情侶刻字“秀恩愛”:已報警
銅缸右側的兩個銅環把手之間,刻著一個愛心桃,愛心桃...
東方中文網:看東方 觀天下
東方中文網(http: dfzw net )簡稱東文網,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