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中國有必要提高食品價格、保障小農戶利益

最后更新:2015-05-14 23:58:13來源:央廣網

  (記者沈靜文 潘毅)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今天發布《2014—2015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稱,中國有必要提高食品價格,以保障小農戶利益。

  數據顯示,1990年以來,已有64個發展中國家實現將饑餓人口比例減半的目標,過去二十年,全球營養不足率已由19%下降至11%,預計今年底前,全球饑餓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能夠實現。但與此同時,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介紹,在解決饑餓問題后,當前的食品價格曲線對于營養問題并不是好消息。

  樊勝根:諷刺的是,在2014年,糧食價格尤其是谷物價格處于歷史低位,蔬菜、水果、乳制品等營養食品的價格卻出現了上漲。缺乏營養食品的攝入會導致所謂的“隱形饑餓”,也就是營養不良。

  全球范圍內,家庭農場、包括其中許多規模很小的農場,占農場總數的近9成。這部分小農戶是當前糧食和營養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在中國也是如此。當前,中國仍有近2億貧困人口,大部分位于農村地區,其中許多人營養不良。對此,樊勝根坦言,當前的食品價格仍有提高的空間,只有食品價格得到保證,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小農戶利益。

  樊勝根:當前的食品價格并沒有真實反映出其對資源和人力的消耗。我們必須清除特定的阻礙,以使食品價格能和它所消耗的水、土地、能源等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