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汶上縣郭倉鎮:回遷樓拖欠千萬款

最后更新:2015-10-28 15:51:56來源:民主與法制網 記者 張馳 □劉登驥
    在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背景下,施工方李某(化名)于2012年7月與汶上縣郭倉鎮房王莊村(也稱王莊村)村民委員會簽訂合同。按照合同規定,李某負責7棟(22號-28號)住宅樓的施工工程,工程總造價為1700余萬元。如今,村民已經回遷入住兩年之久,卻拖欠李某工程款近千萬元。

村民回遷兩年多 至今欠款無著落

根據濟寧市國土資源局官網報道,2010年以來,汶上縣以被確定為全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示范縣為契機,先后經省政府批準增減掛鉤項目區19個,涉及26個社區,總規模9694畝,已經驗收項目區14個,復耕土地4300畝,建成12個社區。

在汶上縣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背景下,郭倉鎮房王莊村于2012年也開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

李某是本地人,多年以來從事建筑行業。2012年7月25日,李某與郭倉鎮房王莊村民委員會簽訂了《郭倉鎮王莊社區回遷樓房建設合同》。按照合同規定,李某負責位于祥遠機械廠以西、房王莊村以東共計7棟(22號-28號)住宅樓的施工工程,建筑面積為19834平方米,工程總造價為1700余萬元。

“我們按照合同規定和要求,在合同約定的期限之內完工,并驗收入住。但是在此期間,甲方只分期分批的付給我們760余萬元的建設工程資金,至今拖欠我們工程款960余萬元。現在,回遷樓的村民已入住近兩年了。”李某向記者反映說。

記者調查了解,李某承接的7棟住宅樓實際是郭倉鎮王莊社區回遷樓房建設項目的一部分,回遷社區名為祥和雅居。2015年 9月22日,記者來到祥和雅居社區。據一位當地的村民介紹,回遷的新樓房早都已驗收,現在已經搬進新房兩年多了。

1QQ截圖20151027105052.jpg

李某負責施工修筑的7棟住宅樓

雙方各執己見 資金兌現成“謎”

根據李某提供的合同中第三項中付款方式提到,工程款采取分期支付方式,工程施工完成地基基礎時支付至工程總造價的百分之十,工程主體封頂時支付至工程總造價的百分之三十,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交付使用后5日內支付至工程總造價的百分之五十,若群眾自籌資金(房屋總價款除去評估資金)超過工程總造價的百分之五十,則超過部分可繼續支付給乙方,直至自籌資金無剩余;剩余部分待原村莊復耕后用土地掛鉤政策兌現的資金付乙方工程款。

郭倉鎮房王莊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對記者解釋:“當時鎮里提出建設社區,村里和施工方簽訂的合同,但合同是鎮里起草的。自籌資金大約占到總工程款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剩下的錢是通過土地掛鉤政策兌現資金進行支付。”

曾有媒體于2010年報道,汶上縣對掛鉤項目區實行補償制度,土地復墾驗收合格后,用地指標按每畝不低于10萬元的標準在濟寧市范圍內有償轉讓,這些資金主要用于項目區內拆遷、安置、補償、復墾和掛鉤項目的申報立項等工作。

“我們2012年簽合同的時候,每畝用地指標的價格已經是每畝20萬了,現在用地指標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每畝30萬了。置換出的土地早已復耕一年之久了,合同中提到的土地增減掛鉤兌現的資金也已經到位了。”李某對記者說。

郭倉鎮黨委何副書記告訴記者,付款有兩種方式,一是群眾自籌資金,一是國家的土地掛鉤政策兌付的資金。自籌資金一部分是鎮里托管的,一部分是村里直接負責的。現在復墾的土地驗收了大約100多畝。“現在指標有了,公布出去了,但是沒有企業購買,所以這部分資金沒有到位。”何副書記說道。

“省國土廳、市國土局、縣國土局已于2014年12月與2015年7月左右兩次對復墾土地進行驗收。現在復墾了土地190多畝地。每畝土地指標價格大約達到了30萬。”郭倉鎮房王莊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對記者說。

記者在祥和雅居社區調查發現,社區以西的大片土地均已種植了農作物,據當地的村民介紹,社區以西的莊稼地就是舊村原址,已經復墾耕種一年多了。

2QQ截圖20151027105113.jpg

回遷社區以西為已經復墾的土地

千萬欠款 誰該擔責?

大約5年的時間,每畝用地指標的價格由10萬元變為30萬元。李某無奈地對記者說道:“如果沒有企業購買,價格怎么會漲這么多?如果再拖兩年,是不是還得繼續漲?我們估算,這次舊村改造項目,大約可以置換出土地指標為200余畝,以市價每畝30萬為標準,200余畝土地可以兌現資金約為6千萬左右。而包括我們在內的這幾家建設方,總欠款約為4千萬。可政府卻說沒有資金支付我們。”

“簽合同的主體是村委會,由村委會與施工方簽的合同。指標在國土部門,跟政府的財政沒有關系,合同中寫得很清楚,資金沒到位也沒有辦法。這屬于經濟糾紛,他們可以去法院啊。”何副書記對記者說。

郭倉鎮房王莊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告知記者:“現在已經有一家施工方起訴村委會了。我們承認欠款,希望法院判我們輸,讓我們賠付工程款。”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合同本身存在諸多瑕疵,合同的主體為村委會,但支付工程款的方式之一卻是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兌現資金,理論上講,村委會本身就無力支付工程款。合同是鎮里起草的,鎮里卻勸說施工方去法院。

3QQ截圖20151027105126.jpg

村民已經回遷兩年之久

政府不出一分錢 為村民把新房建?

據記者調查了解,祥和雅居社區總共29棟住宅樓,其余20余棟為他人所建。包括路面、綠化等,總共涉及十余家施工單位。

究竟土地增減掛鉤資金有沒有到位,驗收的指標有沒有賣出,到底驗收了多少畝土地?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汶上縣國土資源局,該局信訪科的王科長對記者說:“相關部門的同事不在,這些問題我解釋不了。”隨后,記者以公民身份,在信訪科按信訪程序,向該局要求了解土地實際驗收的畝數及出讓價格等方面的信息。至今,記者沒有收到汶上縣國土資源局的任何答復。

記者在濟寧市國土資源局的的官網上發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情況的公示最后更新時間為2011年7月20日。

在祥和雅居社區,一位熱心的居民對記者說:“拆遷的時候,我們家當時評估了不到6萬,新房價格是13.98萬,我補交了不到8萬住的新房。新房很敞亮,很方便,很舒適。建新房的錢是施工方出的,聽說欠他們好多錢呢。”而這位居民提到補交的這部分款項正是自籌資金的一部分。

2010年,汶上縣縣長孫琪曾在媒體采訪中提道:“土地增減掛鉤不僅解決了土地供需矛盾,又能解決農村建設所需要的啟動資金問題,促進了農村住房建設。”

李某提供的合同中第三項提到,如因土地掛鉤政策資金撥付不到位致甲方不能按時付款,甲方將按照銀行貸款利息付剩余款項的利息。群眾自籌資金支付完畢,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兌現資金到位后,甲方同意由鎮政府直接支付乙方,最終結算為交工之日起3年內全部付清。如甲方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所造成的停工和費用由甲方負責。

“在這之間也給付過兩次工程款,但是村里只經手了120萬現金,其他的事情都是鎮里在負責,包括現在到底欠誰多少錢,我們都不知道。”汶上縣郭倉鎮房王莊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對記者說。

4QQ截圖20151027105137.jpg

記者幾經周折來到沒有任何標識的縣委縣政府大樓

掛鉤資金到位否 中途是否被截流?

李某說:“我們就此事向上級各部門反映過,但一直沒有得解決。我們多次找到縣政府、鎮政府詢問情況,政府也承認欠款事實,但是一口咬定政府現在沒有資金支付,一直讓我們等。”

對于施工方多次討要欠款的問題,何副書記回應:“他們上訪過很多次,縣里、鎮里對此事高度重視,今年7月底組織召開了聯席會議,縣里也籌集了一部分資金支付他們的工程款,是用別的地方的土地掛鉤政策兌現的資金支付的。具體多少,我不清楚。”

李某對記者說:“這次聯席會議參與投票的一共有50多人,我們施工方就去了幾個人,其余全是政府的工作人員。最后,有一個政府的工作人員對我們說,拿錢簽字,必須寫保證書,保證以后不再上訪。”

5QQ截圖20151027105152.jpg

何副書記提到的2015年7月底在郭倉鎮政府組織召開了聯席會議

據知情人士透露,政府曾先后兩次以土地增減掛鉤資金支付工程款,第一次具體多少不清楚,但是只有200萬用于支付工程款,村里只經手了120萬現金。第二次,也就是今年7月底聯席會議的時候,縣政府籌集了570萬元用于支付工程款,資金到了鎮里以后,鎮里只拿出300萬用于了支付,其余資金去向不明。

2010年,汶上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胡新春曾在媒體采訪中說過:“我們目前已收到掛鉤資金5000萬元,現已下撥給社區示范點3300 多萬元。這些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賬核算,一律不準截留、擠占和挪用。”

土地掛鉤資金,是否有截留現象發生?記者又來到了汶上縣財政局,該局辦公室的負責人對記者說:“負責有關工作的同事不在。”

山東省汶上縣縣委宣傳部對于王莊村回遷房的建設情況背景作如是描述:王莊社區位于郭倉鎮駐地西南部,由山東省城鎮規劃建筑設計院規劃設計。2012年5月,在鎮政府的支持下,王莊村為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借助國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扶持政策,開展了本村新型農村社區改造工作。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于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增加耕地有效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和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根據省里安排,王莊社區利用國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每節省1畝建設用地指標,可得到國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收益資金20萬元。

對于王莊村回遷房工程款拖欠原因,汶上縣縣委宣傳部作出解釋稱,王莊社區建設資金中,群眾自籌部分已全部支付給施工隊伍。王莊社區項目復墾區2014年12月底經過省市驗收,形成建設用地指標104.3畝,該部分建設用地指標由于驗收時間短,受經濟總體下行因素的影響難以轉讓指標,形不成收益兌現工程款資金。

本社將對此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