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按日計罰案兩月漲4倍 累計罰金達億元

最后更新:2015-06-16 00:57:06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李彪

6月15日,環保部通報了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的執行情況。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介紹,1-4月,全國范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160件,罰款數額達11229.51萬元,最高一筆罰款高達158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至2月份,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26件,罰款數額1238.96萬元。與前兩個月相比,3至4月份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數量增加4倍多。

環保部稱,在罰無上限的壓力下,企業紛紛主動加大環保投入,加快對環境違法問題的整改進度,以執法逼轉型,以守法促升級。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先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現在環保部門正在逐漸加大執法力度,對于企業的環境違法,尤其是一些典型的環境違法行為將能夠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移送行政拘留共437起

鄒首民介紹,根據1-4月調度情況,全國范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160件,罰款數額達11229.51萬元,個案罰款數額最高為1580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共1186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共698件;移送行政拘留共437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共429件。

其中,河南實施按日連續處罰26件,罰款金額共計2911.59萬元;江蘇實施按日連續處罰24件,罰款金額共計988.13萬元;內蒙古實施按日連續處罰20件,罰款金額共計600萬元;遼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18件,罰款金額共計839萬元;河北實施按日連續處罰8件,罰款金額共計1414.68萬元;陜西實施按日連續處罰5件,罰款金額共計1869.86萬元,個案最高1580萬元。浙江實施查封、扣押496件,占全國1-4月查封、扣押案件總數的42%;移送行政拘留98件。廣東省實施查封、扣押154件。江西實施限產停產99件。

同時,環保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2月份,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26件,罰款數額達1238.96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共527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共207件;移送行政拘留共147起。

環保部稱,3~4月適用按日連續處罰案件數是1~2月的515%,適用查封、扣押案件數是1~2月的125%,適用限產、停產案件數是1~2月的237%,移送行政拘留案件數是1~2月的197%,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數是1~2月的204%。

按日計罰最高罰金1580萬

新環保法被譽為史上最嚴環境保護法律,重要原因之一是對于環境違法可以罰無上限。

環保部表示,新環保法罰無上限的規則,迫使企業主動加大環保投入,加快對環境違法問題的整改進度。

湖北省武漢市環保局對武漢高新熱電有限公司廢氣超標排放拒不改正問題實施按日連續處罰,罰款金額為210萬元,面對高昂的罰單,企業積極落實整改措施。陜西省咸陽市環保局對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拒不改正問題實施按日連續處罰,罰款金額為1580萬元。

今年1月5日,咸陽市環保局執法人員檢查時發現,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沒有取得排污許可證,向大氣排放污染物,隨即根據《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該企業下達了2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要求企業立即停產整治、補辦排污許可證。30天整改期限結束后復查時,發現該企業沒有停產整治,大氣污染物繼續超排,也沒有繳納罰款。環保部門對該企業啟動了“按日計罰”程序,累計罰款達740萬元,并再次要求停產整治、補辦排污許可證。3月底,環保部門第三次檢查時發現,該企業所有違法行為依然如故,原先20萬元的罰款變成1580萬元。

環保部門為了維護環保法的權威和加強環境保護,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是必須的,王先良認為,一些持續排污大戶一般都是地方的經濟支柱,能否對它們起到震懾作用還有待觀察。“懲治環境違法行為,除了加大執法力度外,還應該引入社會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