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殘疾人招聘會:挑戰更多,但也能當老板
最后更新:2015-05-14 23:24:11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5月14日電 (高淑萍 方仁蔭 何毅磊)“殘疾人也是人,不愿被歧視,我們想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兩名聾啞人時而比劃,時而拿出自帶的本子向招聘企業闡述自己的求職意向。
為迎接第25個“全國助殘日”,2015年“福樂就業·牽手行動”漳州市殘疾人就業招聘會14日在福建漳州舉辦。23家愛心企業帶著38個工種前來招聘殘疾人,計劃招聘殘疾人226人,136名求職殘疾人報名參加招聘會。
招聘會現場,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帶著“翻譯”…在各個攤位間來回詢問,希望能找到合適的工種。
聾啞人:“比劃”中的求職路
在一家招聘單位前,兩名女士帶著紙筆不斷向招聘企業解釋,希望能讓單位接收,漳州聾啞學校的陳老師也向該企業“翻譯”這兩名女士的想法。當收到否定的答復時,她們依舊不放棄,一個用筆在紙上快速地寫著,一個則在旁邊不停地比劃,兩人在攤位前久久徘徊不愿離去。
原來,這兩名求職者是聾啞人,她們在聾啞學校相識,其中一位姓黃。兩人均已成家,為了方便照顧家里的孩子,希望能在離家近的地方工作,但是由于該企業要招聘的崗位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她們兩人無法勝任。
“他們是不是歧視我們,不愿讓我們來這里工作。”黃女士比劃著向旁邊的陳老師訴說,陳老師也比劃著告訴她們原因。
她們又來到一家攤位前,該公司招聘電商,陳老師向公司經理介紹了兩名女士的情況,當公司經理告訴她們可以不用到車間工作,僅需在家里用電腦工作時,黃女士覺得很適合,她比劃著說“可以去試試,這樣時間靈活還能照顧家庭。”
該公司經理表示,有些殘疾人挺適合當電商信息員,他們不用到車間里去工作,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她也希望這個崗位能給更多的殘疾人帶來福利。
當確定可以簽就業意向后,兩位女士滿懷欣喜離去。
殘疾人碰壁多:“慢慢也就看開了”
“在同一個地方工作,因為和別人比較不一樣,經常會受到各種歧視,不管是語言上的還是其他方面,碰壁多了,就慢慢看開了。”來自安溪的陳女士是一個二級肢殘者,出來工作已經有兩年了,期間換過多份工作。
招聘會現場,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家時,曾被村里人“說來說去”,她便決定出去打工。做了很多份工作,周圍的同事經常“話中有話”,有時候她也會感到不平等待遇的存在。目前,她住在朋友家,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即使她再難過也不愿告訴家人。
“告訴他們只會讓他們更擔心,別人能做的我也能,所以我必須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努力。”陳女士現在最大的愿望便是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盡自己所能不讓家人擔心。
找準機會也能當老板
“殘疾人找工作很難,所以創業是也是一條生存的途徑,殘疾人也可以當老板。”漳州市富騰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朝東向前來求職的應聘者鼓勵道。
徐朝東以自己的例子告訴前來咨詢的人,他曾當過司機,后來因為脊髓脫髓鞘病變被辭,頹廢近兩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想到了創業。
2014年,在朋友的鼓勵、殘聯的幫助、家人的支持下,徐朝東的家政公司開業了。
“現在還欠著一屁股債,創業很艱辛但卻是很好的途徑。”徐朝東也表達了他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規劃,他希望以此為平臺,招收更多的殘疾人,幫助他們在各個縣城發展,形成較大規模的家政服務網絡,也以此扶持更多的殘疾人實現就業。
殘聯多方式促就業
在當天的殘疾人就業招聘會上,記者了解到,通過供求雙方現場交流,最終有3名殘疾人與3家用人單位現場簽訂勞動合同書,96名殘疾人現場簽訂就業意向書,就業意向率達71%。
殘疾人就業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為進一步增加殘疾人就業渠道。近日,漳州市殘聯召開2015年扶殘助殘事業座談會,邀請數十位愛心企業家參與,共同探討殘疾人就業機會。
“現在很多殘疾人群體沒有一個就業的平臺,企業之所以不愿意用殘疾人,根本原因是認為殘疾人無法勝任本職工作。”漳州市殘疾人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主任杜建德介紹說,讓一些愛心企業為殘疾人提供工作的機會,有助于讓殘疾人更好的融入社會,漳州殘聯創辦的“愛心工坊”、“創業基金”、“送教助殘”等措施,便是為了給這些人群提供一個平等的環境就業。
2012年5月,福建漳州市扶殘助殘志愿者愛心工坊正式掛牌,這是漳州市殘聯依托殘疾人就業托養中心,打造助殘志愿者參與殘疾人就業的平臺。截至目前,愛心工坊已幫扶46名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
據悉,漳州市殘聯將于5月15日在漳州市中山公園舉行大型公益助殘活動,活動目的主要是發動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助力漳州助殘事業,致力為貧困殘疾人解決生活、康復、就業等困難。(完)


故宮三百年銅缸被情侶刻字“秀恩愛”:已報警
銅缸右側的兩個銅環把手之間,刻著一個愛心桃,愛心桃...
東方中文網:看東方 觀天下
東方中文網(http: dfzw net )簡稱東文網,是全...